江苏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备考资料:中医基础理论7
一、外感病因
(一)六淫
六气(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)是正常的气候变化。
六淫是致病因素。反常的六气称为“六淫”或“六邪”。
1、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
(1)风为阳邪,其性开泄(使腠理疏松开张而汗出),易袭阳位(头痛、口眼歪斜、恶风)。(2)风邪善行(病位游移,行无定处)而数变(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)“行痹”。(3)风为百病之长。
2、寒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。
(1)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。(2)寒性凝滞,主痛。“凝滞”即凝结、阻滞不通之意。(3)寒性收引(气机收敛,筋脉拘挛,屈伸不利,腠理闭塞)“痛痹”。
3、暑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
(1)暑为阳邪,其性炎热。(2)暑性升散,耗气伤津。(3)暑多挟湿。
4、湿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
(1)湿为阴邪,易阻遏气机(胸闷脘痞、小便短涩、大便不爽),损伤阳气(腹泻、尿少、水肿)。(2)湿性重浊。头重如裹,周身困重,四肢酸懒沉重,排出物及分泌物秽浊不清。(3)湿性黏滞(排出物及滞涩不畅;病程长,缠绵难愈)(4)湿性趋下,易伤阴位。
5、燥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
(1)燥性干涩,易伤津液。(2)燥易伤肺。
6、火热邪气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
(1)火热为阳邪,其性炎上(易扰心神)。(2)火易伤津耗气。(3)火热易生风动血。(4)火热易发肿疡。
(二)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
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:发病急骤、病情较重;一气一病、症状相似;传染性强、易于流行。
二、内伤病因
1、直接伤及内脏:首先伤及心神;怒伤肝、喜伤心、思伤脾、悲忧伤肺、惊恐伤肾。
2、影响内脏气机:怒则气上、喜则气缓、悲则气消、恐则气下、惊则气乱、思则气结。
三、病理产物性病因
(一)痰饮的致病特点
(1)阻滞气血运行:痰饮为实邪,可随气流行全身,或停滞于经脉,或留滯于脏腑,阻滞气机,妨碍气血运行。
(2)影响水液代谢: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产生的病理产物,但是痰饮一旦形成之后,可作为一种继发性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体,进一步影响肺、脾、肾、三焦等脏腑的功能活动,影响水液代谢。
(3)易于蒙蔽心神:痰饮为浊物实邪,而心神性清净。故痰浊为病,随气上逆,尤易蒙蔽清窍,扰乱心神,使心神活动失常,出现头晕目眩、精神不振等症,或者痰浊上犯,与风火相合,蒙蔽心窍,扰乱神明,以至出现神昏谵妄,或引起癫、狂、痫等疾病。
(4)致病广泛,变幻多端:“百病多由痰作祟”。
(二)瘀血
1.瘀血的形成
瘀血是病理产物,又是致病因素。瘀血的形成,一是由于气虚、气滞、血寒、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。二是由于内外伤,或气虚失摄,或血热妄行等原因,引起血离经脉,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。
2.瘀血的致病特点
疼痛多为刺痛,痛处固定不移,拒按,夜间痛甚。肿块,外伤可见青紫肿胀,积于体内形成癥积。出血紫暗色,有血块,面色黧黑,肌肤甲错,唇甲青紫,舌紫暗瘀斑。
- 2023-11-22
- 2022-12-03
- 2022-12-02
- 2022-12-02
- 2023-09-27
距执业药师考试还有
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
与考生自由互动、并且能直接与资深 老师进行交流、解答。